近年来,中国储能招中标市场内卷严重,“价格战”愈演愈烈。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数据显示,2024年储能系统中标价格已降至0.5元/Wh以下,行业毛利率普遍承压,传统 “拼规模、拼价格” 的竞争模式逐渐触达行业“利润红线”。
在这一背景下,“136 号文” 的落地成为关键转折点 ,文件标志着储能行业彻底告别“强配时代”,正式迈入“市场化驱动”的新周期。这一变革倒逼行业从“卷价格”转向“卷价值”,企业的竞争力不再局限于短期价格优势,而是聚焦全生命周期价值的博弈。
在此背景下,头部企业纷纷以技术创新破局。作为行业领跑者,海博思创在ESIE2025北京储能展上推出的 “智慧储能解决方案” 尤为瞩目 ,该方案以 “电网(Grid)、人工智能(AI)、感知(Sense)、芯片(Chip)” 四大技术基因为核心架构,通过 “储能 + X” 模式驱动多场景能源生态重构,精准呼应了当前“全生命周期价值”的竞争新逻辑。
“储能 + X”破局
重构多场景能源生态
“136号文为储能行业开启全新发展机遇”。海博思创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张剑辉博士指出,“企业需深度挖掘应用场景,激活储能在‘源网荷储’全链条的价值”,基于此,海博思创创新提出“储能+X”全域融合模式,覆盖世纪新能源网、光伏等多能源场景,并延伸至矿山、油田、数据中心等负荷端应用场景,重构多场景能源生态。
“未来储能在细分领域的应用,一定是头部企业的第二个增长极”海博思创联合创始人、运营总裁舒鹏强调。2025年,海博思创不仅探索了多个商业细分应用场景,还在辅助服务、电力现货交易等市场展开深度布局。
基于此,海博思创在展会上推出了包括全液冷储能系统、储能变流器、光储一体机、交直流一体户外柜等多款产品,覆盖各差异化市场需求。并依托自主研发的AI全景因素测算模型,精准匹配新能源与储能配置规模,确保储能系统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多项技术协同
全维度筑牢安全壁垒
面对新能源高比例并网引发的系统稳定性风险,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主动支撑能力成为破局关键。为此,海博思创同步推出新一代HyperBlock系列储能预制舱。
其中,以8MWh为代表的大型储能解决方案备受关注,其包含自主研发的全液冷PCS,容量为400kW,搭载碳化硅架构,支持构网,实现了额定功率RTE效率达到97%以上、效率最大可达到99%,功率密度较同类产品提升25%以上,树立行业效率新标杆。其新一代的液冷电池包,智能温控设计加上高效电流的均衡能力,可实现整体寿命提升15%。
在安全保障方面,海博思创采用了最新的智感融合技术,创新集成电、热、力、气、声、烟六维感知网络,构建起"事前风险预判-事中故障隔离-事后消防联动"的全域防护体系。其独创的构网型储能技术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特性,赋予系统主动支撑能力,使显著增强电网抗扰动能力,实现从设备到系统的全维度稳定保障,为全生命周期价值实现奠定技术根基。
AI双擎协同
驱动市场化价值跃升
在“136 号文” 推动储能迈向市场化交易新阶段后,行业对储能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与效率要求显著提升。海博思创董事长张剑辉指出“AI 技术是攻克这些难题的关键所在”。
海博思创以 “AI双擎协同” 技术架构实现突破并积极布局,站控级 AI 可融合多源数据,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设备级 AI 依托六维感知网络实时决策与主动防御,推动储能系统效率与寿命双优化。
海博思创联合创始人、运营总裁舒鹏还进一步指出,储能正加速向“智慧能源决策中枢” 进化。面对复杂的电力市场,AI 系统能根据储能实时工况,快速输出适配的交易策略,针对不同市场规则定制策略模型与参数,大幅提升市场适应性和收益率,让储能在市场化浪潮中释放更大价值潜力。
全栈自研能力赋能
开启全球化价值新篇章
成立于2011年的海博思创,在能源领域积累了深厚底蕴。2016年聚焦储能赛道后,凭借先发优势快速构建起以全栈自研能力为核心、从电芯到系统集成、智能运维的全生命周期技术闭环。
伴随技术优势的释放,海博思创也实现“爆发式增长”,2021至2023年营收增长超8倍,净利润暴增38倍,并于2025年1月成功登陆科创板。这种跨越式发展推动其迅速领先储能市场: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截至2024年年底,国内已投运电站装机量排名中,海博思创位居第一。根据标普全球(S&P Global)统计,海博思创在2023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集成商新增储能装机排名中位居前三。
近年来,在积极拓展国内市场的同时,海博思创也在加速储能业务的“全球化布局”。张剑辉博士透露,公司已在欧洲、北美、中东、亚太四大市场组建超100人的本地化团队,并计划在3~5年内实现国内外业务规模齐平。区别于单纯产品输出,公司以 “场景定义产品” 策略,将国内成熟经验与海外当地需求结合,通过技术服务、运维支持等整体解决方案建立差异化优势。
在技术研发层面,海博思创持续强化"软硬协同" 能力:硬件上推进8MWh储能系统的规模化应用,联合电芯厂商探索标准化路径以降低全产业链成本;软件上基于多维度数据采集与分析实现提前预警,开展预防性运维,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
从“强配时代” 到“市场化周期” 的价值引领,海博思创的实践印证着,当储能行业转向“价值博弈”,唯有扎根技术“深水区”、聚焦全生命周期价值,方能在能源变革浪潮中建立持久的竞争力。
0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