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指导、晶澳科技主办的沙戈荒专场论坛暨光伏极限挑战团「极境寻光」之旅第二站盛大启幕。
继漠河“极寒攻坚”后,本次活动直接跨越至中国排名第四的沙漠——浩瀚壮丽的腾格里,开展“大漠平沙”。政企领导、权威专家、合作伙伴及行业媒体齐聚于此,共同探讨沙漠光伏技术突破和干热地区项目开发实战经验,向世界传递“以光治沙、绿能共生”的东方智慧。
聚焦新能源革命战略高地
晶澳科技光伏与储能BG总裁祝道诚在开场致辞中表示,当前,全球光伏装机已跨越2太瓦里程碑,基于庞大的存量与高增量趋势,未来光伏新能源势必要深入以往难以涉足的极端地理气候环境。围绕这一前景,晶澳科技聚焦沙漠、深海、极地等重要应用场景展开技术攻坚,收获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其中针对沙漠场景,晶澳产品在材料科学与系统工程方面不断突破,参建了全球诸多标杆项目。期待未来可以与更多合作伙伴进一步开创光伏治沙与生态增益的协同范式。
上海交通大学太阳能研究所所长沈文忠致辞表示,数千年来,沙漠都是人类已知最危险的环境之一,在沙漠中应用光伏绝不是容易的事。沙漠地区高紫外、高载荷、强沙尘、大温差等恶劣的地理气候条件,对光伏系统的破坏非常明显。但中国光伏企业始终对此孜孜以求,探索高效解决方案,尽最大可能发挥沙漠光伏的技术、生态与商业价值,晶澳科技正是其中佼佼者。在行业一致努力下,曾被视作“不毛之地”的荒漠,正在成为新能源革命的战略高地。
破解沙漠光伏应用世界性难题
在本次沙戈荒专场论坛中,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中心副主任陶冶、Infolink Consulting光伏研究负责人赵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柳本立、龙源新能源设计院项目技术专家、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新能源公司主设田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商 ACWA Power 朱召义及晶澳科技产品部负责人分别带来了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共同破解沙漠光伏应用的世界性难题。
陶冶谈到,当前新能源工作有几大重点,其中包括积极推进第二批、第三批“沙戈荒”大型世纪新能源网光伏基地和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科学谋划未来新能源基地布局。与之相对应的,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的相关机制也要不断细化、完善、落实,目前各地实施细则都在抓紧编制,下一步需要地方结合本地实际,确定不同技术类型对应的机制电量规模、机制电价上下限等政策要素内容。
赵祥对2025年全球光伏需求进行了展望,并对中国、印度、美国、欧洲、巴西五大市场展开重点分析。他表示,随着光伏持续降本以及应用场景的多样化,2025 年全球光伏市场将继续保持稳中向好。同时,当前行业重点关注组件的综合发电效益,相较TOPCon,其他技术路线成本始终更高,发展较为缓慢,至少未来三年,TOPCon技术将继续保持主流地位。
柳本立表示,当下生态光伏的理念受到全球关注,沙漠光伏建设需要考虑发电系统与生态环境的协同,尽可能降低项目建设带来的地表扰动、植被破坏、车辆碾压等影响。他指出,目前沙漠电站做生态建设最主要的限制因素就是水,节水技术优化是迫切问题,同时防风固沙技术也要不断尝试新方案。当前,研究团队正在开发大规模太阳能、风能系统与生态环境协同设计软件平台,包含发电系统与生态环境多方面要素,除了传统发电收益测算,还可以计算生态经济效益和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以服务行业内的企业和设计单位。
龙源新能源团队代表从沙漠光伏电站开发实战的角度总结了系统方案、土建工程、电气工程等工作经验。在光伏治沙方面,龙源新能源团队遵循“阻沙先行、固沙为主、固阻结合”的设计理念,用碎石沙障层、高立式沙障层和中间草方格沙障层,打造出立体沙障体系,并在草方格沙障层配合植物治沙。经监测,采取此系列措施,结合固沙植物的合理配置,与原始流沙区相比,生态修复后光伏基地内植被盖度和物种多样性显著增加。
田强总结了沙漠气候与地质条件,以及沙漠项目设计的规程规范和用地政策。他指出,沙漠电站选址要选择流动沙丘的上风侧,避开风蚀沙埋严重发育及地面盐渍化迹象严重的地段,并综合考虑生态治理、水源、交通等条件,规划选址阶段要预留好防风固沙带;场平和道路应结合沙漠地区的特殊环境进行设计;线路设计路径宜靠近现有公路,避开流动沙丘区域,同时避免在沙丘顶部设置塔位。
朱召义就海外沙漠光伏项目开发情况做出实战分享,他表示,中东地区地理气候条件严苛,辐照量相对拉萨、温度相对三亚、风速相对内蒙,均呈现更高数值,因此系统设计和光伏产品质量皆要更加严格。在中东项目实际运营期间,有些问题值得行业注意,一是清洗机器人常见脱轨问题,二是地面反光层易积累风沙降低反光效果,三是不同尺寸组件玻璃有不同破裂形式,尚不知如何管控,期待行业同仁携手攻克难题,为沙漠光伏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晶澳科技产品部负责人立足组件领域,针对沙漠极端环境,给出了晶澳科技的解决方案。他表示,晶澳科技在组件封装材料上采用科学BOM配置,集成正背面高耐候双层镀膜玻璃、紫外耐候胶膜、新型高耐磨/防积沙边框及防沙散热接线盒等,成功构建多层抗侵蚀体系。产品顺利通过3倍加严LeTID测试、冷热循环及机械载荷测试,满足高温、大温差、强风沙挑战。同时,在自由吹沙尘试验以及17级飓风风洞测试中,晶澳组件皆有良好表现。
挑战全球首张沙漠组件认证
晶澳科技深耕全场景光伏组件解决方案由来已久,尤其是针对沙漠极端环境,不断产出重大成果。
2024年,在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大赛中,300多家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围绕“能源电子—光伏+新型储能”赛道展开角逐,晶澳科技凭借“高性能沙漠组件助力光伏治沙”项目,在所有头部光伏企业中脱颖而出,取得最好成绩,荣获该赛道二等奖。目前项目已被纳入“金砖国家工业创新合作项目库”,向金砖国家做定向案例展示。
完成此次挑战后,在本次论坛上,晶澳科技再与TÜV莱茵签订挑战书,针对全球首张沙漠光伏组件认证展开挑战。TÜV莱茵围绕沙漠极端环境的光伏组件应用,设置了全新测试方案,包含多项加严测试序列,如温度循环、高强度紫外辐射、干热、吹沙和侵蚀磨损、高温热斑、综合测试等。此系列测试相较IEC标准皆有不同倍数级增强。
面对这一系列“魔鬼测试”,晶澳科技以技术自信在行业中率先应战,此次挑战结果不仅关乎技术认证,更将重新定义沙漠光伏组件的性能基准,为全球荒漠化治理提供更具引领性的技术路径。
不久后,这场认证攻坚战的最终结果将全面揭晓,敬请拭目以待。
探访世界最孤独的邮局
北纬38.5°、东经105°。在沙戈荒专场论坛结束后,由所有嘉宾组成的光伏极限挑战团以该坐标为目的地,从瑰丽壮阔的淖尔图湖出发,以徒步的方式,深入腾格里沙漠腹地。坐标之处,存在着一座黄墙绿顶的建筑,那是一座邮局,已有上万封书信从它寄出。
但那里也仅有一座邮局,因此它被称为“世界最孤独的邮局”。而比孤独更令人失落的,是这座在世界极地守护人间烟火的邮局,因位置极端,从建立起,从未通电,它和工作人员便如此捱过了无数个灼灼烈日和空寂星夜。
直到晶澳科技的到来。
2025年3月,由晶澳科技捐赠的光储系统成功落地沙漠邮局,该系统选用DeepBlue 4.0 Pro旗舰光伏组件+Bluestar户用光储一体机,这套组合无惧高紫外、高载荷、强沙尘、大温差,始终可以发挥最佳状态,终结沙漠无电时代。
当光伏极限挑战团的成员们抵达这座被黄沙环绕的孤岛时,邮局旁的光伏板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邮局工作人员轻触电灯开关的瞬间,暖色的灯光轻轻照亮了桌案上待寄的书信——这是腾格里沙漠腹地的“绿电之光”,也是晶澳科技“以光治沙”理念最温暖的注脚。
随着挑战团成员将写满祝福的明信片投入邮筒,这些承载着“光伏治沙”愿景的信件将传递至世界各个角落。沙漠邮局的故事,既彰显了人类能源技术的重大突破,更是生态修复的灿烂希望。
0 条